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科普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普知识

气压治疗(间歇充气加压治疗,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, IPC)

发布时间:2025-07-31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朱锦涛
字号:

气压治疗(又称间歇充气加压治疗,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, IPC)是一种通过外部充气装置周期性压迫肢体,促进血液循环的物理疗法。
1. 工作原理
周期性充放气:治疗仪通过包裹在肢体(如下肢、上肢)的气囊,按设定程序进行规律充气-放气循环,模拟肌肉泵作用。
促进静脉回流:压迫肢体深静脉,减少血液淤滞,防止血栓形成。
增强淋巴回流:缓解水肿,尤其适用于术后或淋巴系统障碍患者。
2. 核心作用
预防深静脉血栓(DVT):长期卧床、术后患者因活动减少,血流缓慢,易形成血栓,气压治疗可降低风险。
减轻水肿:如淋巴水肿、妊娠或创伤后的肢体肿胀。
改善末梢循环: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、雷诺综合征等。
运动康复辅助:缓解运动后肌肉疲劳,促进代谢废物排出。
3. 适用人群
术后患者:如骨科、妇科、肿瘤等大手术后需长期制动者。
长期卧床者:瘫痪、重症监护患者。
静脉功能不全者:慢性静脉曲张、静脉溃疡。
高危人群:肥胖、孕妇、长途旅行者。
4. 禁忌症
急性感染或炎症:如蜂窝组织炎、丹毒。
严重动脉缺血: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(加压可能加重缺血)。
严重心衰或肺水肿:循环负荷增加可能恶化病情。
皮肤破损或骨折未固定:局部压迫可能导致损伤加重。
5. 治疗过程
步骤:肢体套上气囊套→设定压力(通常20-60mmHg)和周期(每20-60秒循环)→治疗时长15-30分钟/次,每日1-2次。
感觉:温和压迫感,无痛,如出现疼痛、麻木需立即停止。
6. 注意事项
个体化设置:压力需根据患者耐受度和病情调整。
皮肤保护:治疗前检查皮肤,避免骨突处受压。
联合措施:常与弹力袜、抗凝药物联合使用(如医嘱要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