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科普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普知识

溺水那些事,你真的了解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8-31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文媛
字号:

夏日炎炎,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首选活动。但在享受清凉与欢乐的同时,溺水的危险却如影随形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,全球每年约有37.2万人死于溺水,这一数字背后,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悲痛。深入了解溺水知识,做好预防措施,至关重要。

溺水,并非简单的落水。它是指人淹没于水中,由于水吸入肺内(湿淹溺90%)或喉痉挛(干淹溺10%)所致窒息。一旦发生,生命便在极短时间内受到严重威胁。一般来说,溺水5 - 6分钟,大脑就会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损伤,10分钟以上,生还希望渺茫。

溺水过程十分隐匿。很多人以为溺水者会拼命挣扎、大声呼救,实际上,真正的溺水状态非常安静。溺水者往往无法正常呼吸,也难以发出声音,只能本能地将头前倾,嘴巴露出水面,双臂在水中划动却无法有效游动,双腿下沉,身体直立,这种状态常被旁人忽视。

溺水的原因多种多样。不熟悉水性的人贸然下水,很容易因紧张、慌乱而溺水;即使是会游泳的人,如果身体突发不适,如抽筋、低血糖等,也可能失去控制能力。另外,酒后游泳、在危险水域游泳,如水库、河流、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野塘等,都大大增加了溺水风险。

预防溺水,要从多个方面着手。游泳前,务必做好充分准备,了解自身身体状况,不酒后游泳,也不在身体不适时下水。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,如配备救生员、设置明显安全标识的正规游泳馆。家长尤其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,时刻保持警惕,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。孩子游泳时,最好配备合格的救生设备,如救生圈、浮板等。

倘若不幸遇到有人溺水,切勿盲目下水营救,以免造成更多伤亡。应立即大声呼救,寻求成年人的帮助。同时,迅速拨打110、120急救电话。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前,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杆、绳子、救生圈等物品,抛向溺水者,让其抓住,将其拉回岸边。

溺水是可防可控的悲剧,只要我们多一份谨慎,多一点知识,就能大大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。无论是在泳池嬉戏,还是在海边度假,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,让每一次与水的亲近,都充满欢乐,远离危险。